找到相关内容132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有漏

    【有漏】  (一)梵语sa^srava。为‘无漏’之对称。漏,梵语a^srava,乃流失、漏泄之意;为烦恼之异名。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、苦果,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,难以脱离生死苦海,故称为有漏;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,则称为无漏。在四圣谛中,苦谛、集谛属于迷妄之果与因,为有漏法;灭谛、道谛则为觉悟之果与因,为无漏法。有漏、无漏之法,在修行之因、果当中,具有极重要之地位。  有漏之异称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1654593.html
  • 问:“实相义”是什么意思?

    相,无相,法身,法证,法位,涅盘,无为,真谛,真性,真空,实性,实谛,实际,皆是实相之异名。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,则空谛为真如,假谛为实相,中谛为法界。 法华说实相,华严说法界,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3278150.html
  • 农历九月十九日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

    悲体戒雷震,慈意妙大云;   如甘露法雨,灭除烦恼 。   ◎异名及本生   佛教自古即属「名诠自性」,无论称呼何名均现其体,因此诠索其名称,马上就可了解其自性特徵。同样地观世音菩萨亦有诸多别称异名,由研究其别称异名,就可毕竟知观世音菩萨的本愿特性。一般常见的别称异名有∶   一、大悲圣者∶ 《苏悉地经》中有「大慈悲救世尊,善引导一切众生。」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亦有「观音妙智力,能救世间苦。」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纪念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0/10222993409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如何念佛才可以减少杂念

    rdquo;即三昧之异名,吾人随分随力念,虽未能即得三昧,当与三昧相近,切不可看得容易,即欲速得,则或至起诸魔事。得念佛三昧者,现生已人圣位之人也,鼓须自量。 (三编上册卷一复徐志一居士) 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33997056.html
  • 亦各有异说。但大乘则总以‘至佛果’为其终极目的。  称赞佛之功德有种种异名,即如来十号,或一切知者、一切见者、知道者、开道者、说道者,或世尊、世雄(断世间一切烦恼之雄猛、雄健者)、世眼(世间之引导者)、...牛王之语)、人雄师子(人中之雄者,恰如兽类中之狮子)等种种异名。  佛为能化之人,可教导我人,故称之为能人;由是阿弥陀佛即称为安乐能人(安乐世界之能人)。另有以能人为能仁,能仁即释迦之意译;故又借释迦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1939449.html
  • 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

    乃是强之为名,并非定名,故实相有种种之异名,随不同经论及所表达不同之涵义,那么实相体性所用之名称,亦随之不同。  以下就智旭所提经论之实相体性名称列举之:  《阿弥陀经》...................法身,乃实相之异名。因此,我们可说智旭基本上不离此四门来论述实相。而此四门彼此不相违。  页235  《成唯识论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大圆镜智  《大乘起信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748133.html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所知依分简析

    ……”、“由摄藏诸法……”。   第二是阐释阿赖耶识的有关意义,如释名义,释异名,释受熏持种等方面的意义。...依托本识,以本识为根本依。识虽有八,本识最极殊胜。第八识因有种种不同的意义,才有种种不同的名称。《成唯识论枢要》列了十八个之多。《摄论》所列的异名,除《所知依分》所说外,“如是所知依,说...

    智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168106.html
  • 那烂陀寺大唐重要来华僧人及其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异名、梵名 波颇,光智 故国及种姓 中天竺人,剎利种 在那烂陀所学 十七地论,小乘诸论 来华时间 唐武德九年十二月(公元627年) 在...依僧传 《宋高僧传·卷第三·译经篇第一之三》 异名、梵名 牟尼室利 故国及种姓 北印度 在那烂陀所学 出家受戒学法 来华时间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5684396.html
  • 阿陀那识之研究

    及其所依”之义而名。另外,《摄论》所说的阿陀那识除了能“执受有色诸根”外,并进一步说到“结生相续,取彼生故,执受自体”亦是阿陀那识之异名。如《摄论》说:  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?执受一切有色根故,...能“执受有色诸根”外,并进一步说到“结生相续,取彼生故,执受自体”亦是阿陀那识之异名。《摄论》所说阿陀那识其实与《深密》解说一致,均与执取根身有关,即使是结生相续时,亦执取根身(羯逻蓝)15,使一期的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3443073.html
  • “学空不证”之研究

    异名,如《印度佛教思想史》言:  “大乘‘般若经’中,所说种种深义,都是涅槃的异名。如无生,离,灭,是‘阿含经’常用来表示涅槃解脱的。空、无相、无愿,是趣向涅槃的甚深观行,大乘经也就以此表示涅槃。(真)如、法界、实际,在‘大般若经’中,类集为真如等十二异名。这些名字,如、法界等,‘阿含经’是用来表示缘起法的,但在大乘经中,都作为胜义谛、涅槃的”[3]。  一切法的甚深空即是“涅槃”,这是般若经所...

    释如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3345081.html